快速导航

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暨人才培训基地

时间:2018年08月17日 10:46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其中,第十一条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此也做出了具体说明,即“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基于上述背景,黑龙江大学联合中国信息安全行业领导企业北京天融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共同建立了“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暨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类别下的立项项目。

黑龙江大学作为黑龙江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黑龙江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多年来在开设计算机、网络安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新途径,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该领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多次在国内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中获得好名次,同时也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输送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能打仗、能打胜仗”的人才。本次通过与行业知名企业“天融信”的合作,协同搭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引入天融信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项目实践案例、企业师资、软硬件平台资源以及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包含企业级真实设备的实践操作环境,借助面向企业实际项目(或技术岗位)开发的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帮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典型实验项目,快速掌握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并了解最新的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熟悉一线岗位工作内容,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应用型工程实践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将新工科的理念和产业需求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供了保障。培训基地建成后不仅可用于网络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日常教学和实训,还可以作为开展密码学、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多领域的科研活动的支撑环境,此外,利用黑龙江大学在西南区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培训基地还将作为天融信认证授权培训中心面向黑龙江大学校内及周边院校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开展一系列信息安全领域含行业认证、企业认证等在内的证书培训辅导及认证服务,实现培训基地最大化地高效利用。

培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的优势,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社会适应性更强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科学创新与成果转化,丰富学院实验室建设内涵;有利于提升院校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实习实训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有利于社会获得更适用的人才、更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更便捷的人才培训。在不久的将来,培训基地必将成为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认证培训中心等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服务平台,助力黑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乃至国家网络安全事业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市政工程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